铜仁学院退休教师||谢元炳:81岁三尺讲台存日月 一支粉笔写春秋

众望新闻

多彩贵州网·众望新闻讯(记者 秦光春)滴滴汗水,桃李芳天下!退休,对很多人来说是工作生涯的结束,安享晚年,而对谢元炳来说,也是事业焕发二次生机的好时候。

重返讲台,笔耕不辍,专心致志做教育。从青丝到白发,他用一生坚守,把青春和晚年都奉献给教育事业,耄耋之年仍站三尺讲台发光发热。

微信图片_20210910144258.jpg

谢元炳,1941年出生在万山区,原铜仁师专副校长、纪委书记,2001年退休。曾获国家教委“全国高校后勤系统先进工作者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。加入关工委队伍后,两次获教育部关工委“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”称号,多次获贵州省“魅力老人”、铜仁市“最美老干部”等荣誉称号。然而,这些荣誉未让他停止脚步,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牢记着初心和使命,继续着教育事业。

“我小的时候,经历过吃不饱、穿不暖、住不好,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我们,让现在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在谢元炳儿时的记忆里,那个年代,他出生是在洞里,尽管父亲是一名矿上工人,但家里仍然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。

以爱为梯,情注教育。谢元炳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当成一份执著的追求,当成一个播洒梦想、传递希望的舞台,当成一种默默奉献的坚守。他把对学生深切的关爱挥洒在三尺讲台上,贯穿到他的工作中,渗透到他的生命里。

微信图片_20210910144301.jpg

“他不仅是我的老师,我们更是好朋友,我到原铜仁师专读书时,谢老师已退休,我们相识是在他退休后回学校上课结识的。”铜仁市儿童福利院书画教师黄毅说,由于自己双腿残疾,那时,在学校自己性格也比较内向,除了自己的专业课,其它的一些科目他都没有好好学习,以至于在一些老师在期末登记分数时,直接连他名字都没有。

当然,这也包含谢元炳当时所上的政治思想教育课。

本着对学生负责,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,谢元炳找到黄毅了解情况,在得知黄毅的身体状况后,谢元炳开导着黄毅。

“你虽是自学考进的大学,文化课程可能会跟不上,加上你的身体条件学其它课程可能会有点困难,但只要你有信心,肯努力,你学起来也不会比其他同学差。”谆谆如父语,殷殷似友亲,在谢元炳的鼓励、赞助和扶持下,黄毅的成绩不断提高,重拾挑战生活的自信,渐渐融入社会,并在学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黄毅毕业后,当时还没找到工作的他,为了生计,选择自己创业,开店销售文房四宝,但启动资金却是他最难的事。

谢元炳听了他的想法后,积极四处为黄毅奔走,求助有关部门,发动身边的老同志借钱给黄毅,作为他的创业启动金。

东西南北春常在,唯有师恩留心间。黄毅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:“在人生的旅途上,是您为我点燃期望的光芒,给我插上理想的翅膀,在您关注的目光之下,给予了我无尽的信心和勇气!您为我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一份深沉无私的爱!因为您,我的人生被点亮了!”

微信图片_20210910144304.jpg

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,紧跟时代步伐,谢元炳申请了QQ号、微信号,学会做PPT。他还别出心裁地将大报纸剪贴成32开的资料书,时常带在身边,紧紧围绕“爱党爱国、理想信念、人生价值、学会学习”四个方面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。

“虽然已是81岁高龄,但谢老师仍然耳聪目明,说话声音洪亮,讲座互动性强。”这是听过谢元炳讲座的学生们对他的评价。

除了经常在铜仁学院作讲座报告,谢元炳还到六盘水、遵义、德江、思南等多地义务作报告,累计下来讲座300多场,受益师生、干部约7万多人。

“教书育人早已融入到我的生命里了,我这一生都离不开学校,离不开这些上课。我要一直教下去,直到教不动为止。”虽已是耄耋之年,谢元炳仍话语铿锵。


一审:何川
二审:林秀姜
三审:文波

相关阅读

精彩推荐